MENU

我校与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商谈开创“体能康复训练”研究领域与人才培养计划




受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蒋志学司长委托,总局科教司综合处陈志宇处长、教育处张霞处长、我校客座教授陈方灿博士、李宁基金会代表专程到我校商谈“中国体能康复训练研究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会谈陈志宇处长主持,我校钟秉枢校长、王凯珍副校长、研究生部、科研处、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与训练学院和相关教研室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

会上,陈志宇处长、张霞处长、陈方灿博分别介绍了社会关注度很高的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退役运动员运动体能康复训练职业培训班”的情况。该班由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主办、体育总局人力资源中心和训练局协办,已成功举办三期,培养的体能康复训练师在奥运会、全运会备战中深受各国家队和各省市队的欢迎。但相关理论研究薄弱,不能满足运动训练实践的持续发展需要,希望能与高等院校合作发展。

王凯珍副校长和我校各学院和参会部门代表介绍了我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在国内起步较早,有一定的基础和影响力,相关专业、学科建设优势、人才优势突出的特点,介绍了学校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情况,特别是介绍了近一年来国家特需人才项目“青少年身体功能训练”博士点项目的确立、招生,占据了国内体能与康复训练人才领域的制高点,但在相关理论体系和实践环节上亟需要完善和发展。

双方代表就“体能康复治疗师”职业人才和“体能康复治疗师”硕士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相关人才培养的合作与设想进行了广泛而积极地交流。

钟秉枢校长总结中认为,此项工作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的新结合:推动学校与运动队结合、学校与康复诊所结合、学校与基金会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共同发展,进而创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2. 创建中国体能康复训练理论体系:可以将可以把现有的体能训练、功能训练与体能康复训练完整地、有机地链接起来,研究创建完整的中国体能康复训练理论体系;

3. 体育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可以丰富和发展运动训练学的新分支、运动康复医学的新分支,有可能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和专业;

4. 培养对象面向优秀运动员:让有运动经历的运动员进入学术研究、并引导其职业发展,从而打开从自身专业上解决退役运动员就业问题的新通道,创建运动员退役后更好的职业选择,也能放大目前“体育硕士”的办学领域和体量。

此外,总体上可以借此项目完善相关体能康复训练的学术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而发展新的认证教育分级体系。用更优秀的思想,创建更有用的学科。

会后,我校还将于总局科教司一起,进一步协同国家教育部相关部门把此项工作继续向前推进。